1948年4月30号,中共中央书记处扩大会议在河北省阜平县城南庄召开,会议讨论通过了经毛泽东修改后的《中共中央纪念“五一”劳动节口号》。1948年5月1日,《晋察冀日报》头版头条刊发了“五一口号”。“五一口号”得到了民主党派、无党派民主人士的热烈响应,他们发表宣言、通电和谈话,并接受邀请奔赴解放区,与中国共产党共商建国大计。这是中国统一战线和多党合作发展史上一件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标志着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公开、自觉地接受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标志着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坚定地走上了新民主主义、社会主义的道路,标志着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和政党制度建设揭开了新的一页。
七十年转瞬即逝。2018年4月28日上午,民革复旦大学委员会部分党员在主委吴晓晖的带领下,一同参观了“纪念中共中央发布“五一口号”七十周年手迹展”。展会共有95件展品,其中,信札手稿82件、签名本6件、书画7件。展品中不乏精品,颇为珍贵,如郭沫若、马寅初、钱三强等的手稿真迹等。这些原件翔实地展现了当时各民主党派积极响应中央“五一口号”,投身祖国建设的积极热情。
通过重温历史,民革党员们倍感薪火相传的责任重大!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的成员,应不忘多党合作建立之初心,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继承和发扬孙中山爱国、革命、不断进步精神,在本职岗位上努力工作,做出成绩,同时积极参与参政议政、民主监督,参加中国共产党组织领导的政治协商,投身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伟大实践,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来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