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4日下午,统战部党支部与校民族联在本部1号楼318联合举办“1+1民族师生结对”座谈会。校民族联会长徐虹主持会议,党委统战部部长张骏楠出席会议。 新闻学院谢静老师为大家讲述了自己的成长经历,她通过“自信”、“融入”这两个关键词讲述了自己如何从苗寨里一个什么都不懂的女生成长为一个自信、成熟的女性。她向同学们提出,既要清醒地意识到自己的不足,又要充满信心地克服学习生活中出现的困难。在与周围同学相处时,她还强调要多元的融合,在融合中不一定要失去自我,既保留民族的特色,又能吸收其他民族的精彩。 周广荣、林霞、于菲等老师也一一介绍了在结对过程中的感触。她们觉得结对不仅是单方面的付出,更是双方面的收获。她们对在结对帮扶工作中得到学生的理解与信任,表示深感欣慰。 与会的学生们则敞开心扉,谈了自己从刚入校的种种不适应到之后对生活、社会的理解,实习、找工作的经历等。来自新疆哈密的依利亚尔•吾买尔在谈及父亲的病情时不禁潸然落泪,在座的来自医院的老师们主动伸出援手,愿意为依利亚尔的家人提供帮助。其他在座的老师也为学生们提出的问题、遇到的困难纷纷出谋划策、提供帮助。 张骏楠表示,统战部党支部参与到校民族联品牌特色活动中,一方面可以与校民族联共同团结、关心少数民族学生,解决少数民族学生实际困难,加强对少数民族学生爱国主义和民族团结教育;另一方面也可让支部成员通过深入与少数民族师生接触,加深对民族工作的认识,创新活动载体和形式,增强党支部的凝聚力。统战部党支部人员虽然不多,但在这个活动中可以为少数民族师生在学校层面上进行协调,希望可以集学校的力量,为民族师生做些实事。 随后,统战部党支部为与会少数民族学生送上了书包,希望他们能在未来的道路上越走越好。 复旦大学少数民族联合会(简称“复旦民族联”)是在上海市少数民族联合会指导下和校党委领导下的少数民族群众团体,由学校的少数民族教职工组成。“1+1民族师生结对”活动是校民族联的特色活动,旨在通过系列活动加强对少数民族学生的爱国主义和民族团结教育,解决少数民族学生的实际困难。统战部党支部与校民族联合作,以2-4年为周期,共同参与“1+1民族师生结对”活动,可以以点带面,更好地团结学校广大少数民族教职员工,扎实有效地推进学校的民族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