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9日,民盟复旦大学理科支部与综合支部再度携手,由民盟复旦大学委员会主委陆帅带领,在春意盎然的三月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衡复风貌区人文行走”活动,活动再次邀请同济大学建筑学博士、上海市“四有”好教师周培元副教授担任讲解人,带领盟员们深入探访上海规模最大、历史底蕴最深厚的衡复历史文化风貌区,感受建筑背后的百年风云与人文情怀。
行走历史街区,聆听建筑故事
衡复风貌区是上海首批12个历史文化风貌区之一,以宝庆路、复兴中路、汾阳路等“永不拓宽的马路”串联起众多风格各异的百年建筑。活动中,盟员们从聂耳雕塑公园出发,沿路欣赏徐汇区艺术馆、上海交响音乐博物馆(宝庆路3号)、复兴中路音乐墙等标志性景观。周培元老师以专业视角,生动解读了克莱门公寓的装饰艺术风格、黑石M+的现代改造理念、上海工艺美术馆(原法租界公董局住宅)的巴洛克穹顶,以及上海沪剧院(原白公馆)承载的戏剧文化记忆。在普希金像前,大家驻足聆听诗人与上海的渊源;于上海教育会堂回顾近代教育发展的足迹,深刻体会到“建筑可阅读,街区宜漫步”的城市温度。
赓续文化根脉,凝聚自信力量
“每一栋老建筑都是活着的历史课本。”参与活动的盟员表示,在聆听周培元老师对建筑风格、历史事件与名人轶事的娓娓道来中,大家不仅领略了海派文化的兼容并蓄,更感受到红色基因在这片土地上的传承。衡复风貌区作为上海城市文脉的重要载体,其保护与更新实践也引发了大家对文化保护与城市发展关系的思考。
此次活动将盟务工作与人文教育相结合,进一步增强了组织的凝聚力。盟员们纷纷表示,要将文化自信转化为工作动力,为传承城市文脉、建言社会发展贡献民盟智慧。活动在“城市始终有温度”的共鸣中圆满结束,未来,支部将继续策划更多特色主题活动,践行民主党派服务社会的责任担当。